[天氣資訊] [交通資訊] 《水調歌頭—遊覽》作者: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
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無數
枝上有黃鸝
我欲穿花尋路
直入白雲深處
浩氣展虹霓
只恐花深裏
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 倚玉枕
拂金徽
謫仙何處
無人伴我白螺杯
我為靈芝仙草
不為朱唇丹臉
長嘯亦何為
醉舞下山去
明月逐人歸
[行山路線] [香港地方]
[手機覆蓋地圖] [谷歌地圖] 最佳瀏覽像素:1024 x 768 [中原地圖] [地理資訊地圖]

《解迷路之謎》 (30.10.2016)

月初溯澗,精華段過後,右邊爆林上脊,孰料脊上無路痕,目標脊路竟在隔谷對面。逆方向走此荒脊,強越數個山頭,至高點,來回審視形勢。先試左邊下山,欲越谷過對面脊路,展步不久即墮草下淺坑,知不可強為。前方又如何?走小段,前面林木密不透風,恐愈下愈陡,愈下愈密,退!卒右下覓得乾坑,順坑而下,返回原澗。今天重臨,求解迷路之謎,沿當天的目標脊路走,隔著澗谷,反過來看兩處強闖不果之下山位,啊!都是又密又直,暗自慶幸當時沒有冒進。賽後檢討,當天早了離澗,誤上支脊,應待澗道接回主脊才右上。當天在支脊上也可選擇順方向往高處走,最終會接回主脊,今天所見,這段「路」頗長,要走通也需大量林藝。

月前在對面山脊來回覓路,嘗順脊而下,前路不明,今知下一荒澗沼澤
也曾試降對面山坡,展步不久即墮草下淺坑,今見落差頗深,下闖危機重重
支脊接回主脊之位置
走到源頭山丘,回望澗谷諸源
金錦香,天香爐
鋪地蜈蚣,過山龍,燈籠草,垂穗石松

《蓮花天書》 (29.10.2016)

曾數度登上「蓮花山」之巔,俱遇大風大霧,未有久留。今天登頂,情況較佳,霧薄,偶然還可看到山下「梅窩」全景,風也不大,只「大小華表石」上一個槽位吹強風。如此,我們七人,在山頂樂而忘返,停留了近一小時。下山繞進「天書壁」底,壁頂映著陽光,並不停滴下水珠。上壁亮,下壁暗,令拍照的難度增加不少。

上山途中
雙東坳
金風吹遍山野,掀起芒海波濤
P1110158b
蓮花山,高766m
天帝之床
大小華表石,戲稱大巫見小巫
離開蓮花山
左三峰為薄刀屻,右峰為阿婆髻
左大東,右鳳凰
阿婆髻,見證東涌巨變
下降深淵?
天書壁
作壁上觀
茶花顏色,少見的白中帶紅

《風後觀瀑》 (22.10.2016)

昨天颱風海馬襲港,估不到天氣會好轉得那麼快,今天沒有下雨,道路乾爽,專程來看的瀑布,沒有展現當年在大雨中看到的雄偉氣勢。這瀑布的高度原來在世界排名也佔一席,據一世界瀑布資料庫網站記載,由頂計算至底,不論其間水勢是直下還是斜下,落差是195米,或640英呎,現時位列世界第578,這排名會隨著資料庫加入更多瀑布而更新。平時這只不過是一長長巨壁,今天畢竟仍算水豐,瀑布現身,隔岸也可見到一條白練。

一條白練,若斷若續
左邊還有另一瀑布
較近距離看左邊瀑布
較近距離看右邊瀑布

《紅蝽鳳仙》 (16.10.2016)

行山時偶然會看到紅蝽,或一隻,或一群,被其紅色外表吸引,有時會給牠拍下照片。今天也看到紅蝽,而且正在刺食刺蛾的幼蟲,回家查資料,始知紅蝽不但吸食植物汁液,還是捕獵能手。是日尋花,但弄不清目標花兒的分佈地,恍如大海撈針,結果一如上兩回,無功而還。期間,卻遇上一組初放的香港鳳仙,比往年看到的,更加美麗。

泛光紅蝽
香港鳳仙

《長柱流蘇》 (15.10.2016)

山邊濕壁上,有很多茅膏菜,直覺認為是常見的寬苞茅膏菜,沒刻意走近,忽而見有白花,印象中約半年前,已見寬苞茅膏菜開花,花色微微帶點紫紅,何以現在又開花?於是趨前細看拍照,其後翻查資料,確認是長柱茅膏菜,這回還是第一次看到她的花。是日也看到不少流蘇貝母蘭,現在雖是花期,但開花的卻很少,可能花兒有知,知道美麗有罪,不敢開在山徑旁。

長柱茅膏菜
流蘇貝母蘭

《倒羅棧道鳳鳥脊》 (15.10.2016)

是日天晴地快,五人小組,攀「鳳鳥脊」,走「倒羅棧道」,循「鳳尾脊」下返「昂坪」。這是一條百走不厭的山線,一年中「鳳凰山」沒有雲霧的日子不多,今天是算準而來,晴天下走斜坡泥徑可不怕濕滑,拍攝石景亦可更清晰。途中碰到不少山友,「羅漢塔」底位「北天門」諸線之交匯,更成休息熱點,這情況不僅今天,近年已是如此,昔日所謂險境的「鳳冠北巖」,現在已給開發成可行之地,只是「鳳凰山」的風雲變幻,仍一如以往,每令旅人卻步於山中的奇巖異石。

鳳凰山上的霧氣漸散
仰視山脊,找到鳳鳥石
鳳鳥脊初段的烽火台
接著是林中陡徑
繼而是灌木叢
到了稍緩的山崗,距羅漢塔仍遠
先行的,已抵鳳鳥石
後面的,也上來了
看來像雞公石多些
這邊看,才是鳳鳥
鳳冠、鳳眼、鳳喙,三者俱備,合成鳳鳥,是鳳凰山的守護神
品字石窗
羅漢洞
洞中外望
羅漢塔,山友正在上攀,後有大老鼠相隨
羅漢峽
下降難位,幸有一樹支援,樹名深山含笑
滴水岩
P1100893
再看品字石窗
全港最大的兔仔
旄盔石
石巷中,正好一展身手
小尖石,猶如盔帽上的羽旄
倒腕崖
倒腕石河
下鳳尾脊途中
望石壁水塘
傍晚天色,迴異於早上

《雙城峽雙邊行》 (10.10.2016)

「雙城峽」左右兩邊,以至峽道河床,都分別走過,卻未嘗在同一次行程中左右兩邊皆走。原來「城隧」的高架行車橋下,建有兩條行人橋,通河道兩岸。今天先從「麥徑」折入「針山」南面的山徑,在舊礦場一帶探索,然後訪小段「針山南坑」,繼沿車路往大壩方向走,最後覓得行人雙橋,接上「三索徑」,步往「大圍」,完成一次「雙城峽」雙邊行。

針山南面的山徑
可窺見下城門水塘
山坡留下採礦後的傷痕
針山南坑
雙城峽上段
鵝毛玉鳳花
挖耳草
另一角度
行車雙橋下一左一右,有行人雙橋
小昆蟲的腿,一節一節,很像蓮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