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資訊] [交通資訊] 《水調歌頭—遊覽》作者: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
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無數
枝上有黃鸝
我欲穿花尋路
直入白雲深處
浩氣展虹霓
只恐花深裏
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 倚玉枕
拂金徽
謫仙何處
無人伴我白螺杯
我為靈芝仙草
不為朱唇丹臉
長嘯亦何為
醉舞下山去
明月逐人歸
[行山路線] [香港地方]
[手機覆蓋地圖] [谷歌地圖] 最佳瀏覽像素:1024 x 768 [中原地圖] [地理資訊地圖]

【大嶼山尋毛葉杜鵑】- 後記 (29.3.2013)

毛葉杜鵑在「馬鞍山」的六種原生杜鵑中,是最難一見的,但她卻廣佈在「大嶼山」西面的一處山坡上,山坡望海,有熱門行山徑橫貫,其中數株毛葉杜鵑,就在山徑旁,但來往的遊人都沒有留意。今天山徑旁的毛葉杜鵑也有開花,樹頂上的數朵最具美態,宵來夜雨,地上亦有落花。望向山坡上,白色的杜鵑花零星地散佈,近坑澗位尤多,但登臨不易,僅可遠觀。

老鼠勒
金銀花
大樟樹
草豆蔻
路邊的毛葉杜鵑
澗中的毛葉杜鵑,此照得來不易
白牽牛

【徑棚下坑】- 後記 (24.3.2013)

「徑棚下坑」發源於「金字塔山」南部,東流經「徑棚下」接「馬西石澗」下注「西貢海」。此澗探遊者稀,坑道狹窄,荊棘滿途,除藤蔓外,中段滿是海芋及蕉樹 。今天三人在「徑棚下村」後車路入探此澗,過小段石塊坑道後,便須用剪開林。林盡有小型石河,望「金字塔山」東崖溯行,此時開始有小雨,轉左爬陡斜草坡上脊,沿脊路下「麥徑」。歸途經「昂坪」及「梅子林」出「富安花園」,在大雨中完成是日旅程。

入澗位
過小水堰後坑道收窄入林
林藝前進
回望西貢海
望金字塔山東崖溯行
轉左爬草坡上脊

【大嶼訪羊角】- 後記 (23.3.2013)

羊角杜鵑在「馬鞍山」是貴族,但在「鳳凰山」下某一澗谷內,卻只是平民百姓。上星期天見「馬鞍山」數株羊角,皆花容遜往年,今天趁天色清朗,遠征「大嶼山」,看看這邊的羊角又如何?由於隻身前往,未有闖進澗谷犯險,只走谷側左右兩條山脊,右上左落,沿路探索。途中窺視谷內花情,已失往年片片花海的盛況。畢竟,這裡是羊角之家,即使走在山脊上,也總會碰到十株八株的她。

初遇的一株杜鵑
這株似乎還未盛開
此石是山脊的地標
大嶼八角?
下山時見到的另一株杜鵑

【扇子潭】- 後記 (19.3.2013)

看舊地圖,「扇子潭」右方有山徑可通,但新地圖沒顯示此徑,為解疑團,今天獨自到此潭所在的石澗,仔細尋找。澗口右方有山徑,順之而行,有數處可接回澗內,都是嬉水的好地方,但非「扇子潭」。山徑自140m高度起便偏離石澗,「扇子潭」在高度200m,山徑在此高度應有岔位,轉左可往「扇子潭」,舊地圖亦是如此顯示。但上走至高度240m也不見岔位,山徑已遠離澗谷。回頭下走,再找一遍,也無發現。至140m高度入澗,上溯至「扇子潭」,在潭右方及潭頂右方搜索,都找不到可走之路。至此,可以斷言,舊地圖所示山徑已埋沒,故如今欲探「扇子潭」,非經澗道不可。搜索完畢,覓路離澗,本欲再探另一石澗,但天陰欲雨,還是早展歸程,其後得知天文台已發出雷暴警告。

澗邊的紅杜鵑
扇子潭

【吊手岩北脊】- 後記 (17.3.2013)

今天所走的是一條絕險山線,竟有三十人參加,可見「鞍山杜鵑」的魅力非凡。結果僅八人完成行程,其中三人續上「牛押山」,渡「鞍背」,登「馬頭峰」,下「礦場脊」,和沿路的杜鵑花打個招呼。今年花情遜往年,也是意料中事。

起步時合照
上攀吊手岩北脊
圖左下方是一條不見底的深隙
雲霧中的牛押山
鞍背上的華麗杜鵑
羊角杜鵑,即使妳花容憔悴,有心人還是會來探妳的
半壁江山
何事倚危崖,孤芳自賞?
歸途上驀然回首,禾雀花就在路邊林蔭處

【虎蹤相思】- 後記 (16.3.2013)

「虎蹤徑」與「大城石澗」並走,兩者之間多處有隱徑互通,昔日到遊,或只行山徑,或只走澗道,未有細探。今天獨臨此地,穿梭來回山徑與澗道間,上下求索,來回尋覓,總算找到了心中的兩條通幽隱徑。尋找範圍除「虎蹤徑」外,還包括一小段的「相思林徑」。

此潭以花為名,自虎蹤徑接隱徑可得
此潭以葉為名,自相思林徑下隱徑可得

【石馬內脊】- 後記 (9.3.2013)

今天二人初訪「獅子山」東面獅尾一帶,尋往「石馬」之途,預算除「石馬正脊」外,「外脊」也可嘗試一探,「內脊」則不可。不料誤隨路標進一坑道,中途離坑左上企脊,險攀兩層石塔。接橫山路後,稍定驚魂,坐下小歇,拿出祁公天書一看,對「石馬內脊」有如此描述:「……走小段澗床後,遇岔澗口再沿左而進,此時可闖荊覓路上移,而該段岩坡非常陡峭,攀來驚險之情實難以描繪。打後之途,岩磯重重,台石懸空處處……」,嘿!這不正是眼前光景!我們竟闖進了五星難度的「石馬內脊」!此時,首先想到的是左轉找「石馬」,走了一小段,又陷重重崖壑,且路標不明,既不諳路途,乃回頭走右路。右路路標明顯,傍谷道而上,繞過數重山脊,距「石馬」漸遠矣,至於是否仍在「石馬內脊」,則天書也無細述。此路直去應通「獅子山」及「雞胸山」之間的山坳,我們中途折左,附木石,攀陡坡,強登「獅尾脊」,出口正是「傻人塔」稍上之處。「獅尾脊」也是險脊,但在今天行程中是通衢大道了,歸途越「獅子」往「筆架」下「鷹巢」。

橫山路上小歇,看對山風光
一懸空石台上窺望雞胸山
懸空石台上望獅尾脊
石馬群脊,岩磯重重,台石懸空處處,箭咀示翻上獅尾脊之處,此照攝於雞胸山下麥徑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