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資訊] [交通資訊] 《水調歌頭—遊覽》作者: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
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無數
枝上有黃鸝
我欲穿花尋路
直入白雲深處
浩氣展虹霓
只恐花深裏
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 倚玉枕
拂金徽
謫仙何處
無人伴我白螺杯
我為靈芝仙草
不為朱唇丹臉
長嘯亦何為
醉舞下山去
明月逐人歸
[行山路線] [香港地方]
[手機覆蓋地圖] [谷歌地圖] 最佳瀏覽像素:1024 x 768 [中原地圖] [地理資訊地圖]

【茶壺嘴過南天門】- 後記 (20.1.2013)

三星期前「東西狗牙連走」之旅後,談到「東狗牙」一名所指何地,未有統一說法。今天一行九人,特訪疑似「東狗牙」之一的「茶壺嘴脊」,不論此脊是真牙抑假牙,寧枉無縱,拔之而後快。「茶壺嘴脊」近年遊者已多,路徑清晰,我們費了半晌攀爬,便把此牙拔掉。隨後探訪附近的「南天門」,曾令旅人敬畏的「南天門」,因「茶壺嘴」過「南天門」有棧道可通,已成新興路線,今天更是十分熱鬧,有至少其餘兩隊行友,與我們同抵天門,眾人都讚嘆雲霧中的天門美景,頻頻拍照留念。別過「南天門」,我們下降「北峰嶂」至「地塘仔」,經「石門甲」返「東涌」。

起步前合照
茶壺嘴怪石
努力上攀
霧中回看茶壺嘴峰
棧道
南天門在望
南天門內,遊人絡繹不絕

【石塘坑】- 後記 (13.1.2013)

「石塘坑」源於「南大刀屻」,西北流向,出「打石湖石塘」。今天一行四人,全溯此澗至「南大刀屻」頂,再沿山徑經「畫眉山」下「粉嶺」。「石塘坑」澗道原始,初段迂迴於林蔭荒田間,中段現瀑流,高度260m分源位取右,愈上愈陡,滿途塌樹,澗道應曾受小型泥石流洗刷。其間兩遇高壁,頗費攀爬之力。首壁下承一潭,稍退從右繞上。次壁高聳,攀越下層後攝進左隙,再沿一道暗稜附葛而上,待高度超越壁頂,始右移返回澗道。此後是上源陡谷,兩旁開闊,盡是荒廢梯田。末程鑽入草莽叢中,游林而上,最後還需強越一幅藏於茅草中的泥壁,方可登上「南大刀屻」的山脊大道。

石塘坑初段
中段流瀑乍現
繞路而上
進入迷離境界
愈上愈陡
回到侏羅紀
人變得渺小
塌樹攔路,巨壁封途
巨壁之上是開闊陡谷,兩旁盡是荒廢梯田
澗源將盡
從草叢中鑽出來

【燕雲十六州 — 第三回】- 後記 (5.1.2013)

上回說到廖族建「上水鄉」,今天一行十人,先訪「上水鄉」及其祖祠「廖萬石堂」,才上「華山」,山上的求雨碑,也是廖族所立。沿「華山」的水泥車路東行,下山後便開始進入建議新發展區範圍內的「坪輋∕打鼓嶺」,這一帶主要是客家村,陳族早來,居「坪洋」,後來的數族,則居地勢稍高斜處,地稱「坪輋」,附近有「坪源天后古廟」,內有義祠,供奉十九世紀與別村鬥爭而喪生的本區村民。大隊的終點是位於未來新發展區中心的「雲泉僊館」,小組三人,加遊「長山古寺」。「坪洋」與「坪輋」之東,各有一小山,分別為「禾徑山」(高297m)及「長山」(高167m),昔年兩山之間有小徑,東西走向,乃當時驛道,「長山古寺」建於「長山」之側,成為驛館,驛道亦因而稱「廟徑」。今天「廟徑」地名猶存,但驛道已為公路取代,古寺冷清,變作供人憑弔的古蹟。

上水圍,門聯曰:「虎嘯鰲山,龍躍鳳水」,上水鄉又名鳳水鄉
廖萬石堂,廖有遠祖一父四子同任高官,各享俸祿兩千石,合計萬石
華山脊路,旅者稱香港的萬里長城
白茅
華山求雨碑合照
巨型塗鴉,乃已解散的義勇軍軍徽
雲泉僊館
割地賣港?
坪源天后古廟
長山古寺門聯,上聯寫行旅跋涉,下聯寫寺僧清修,意境清新
點擊放大相片
門聯可能出自當年借宿此處的文人手筆,或書生赴考鄉試,或文官調任履新

【鴉山古道覓沙螺】- 後記 (1.1.2013)

今天一行十四人,「船灣」起步,經「鴉山古道」往「沙螺洞」,這是一條冷門的半天遊路線。「船灣」由十一條鄉村組成,分別為「鴉山」、「井頭」、「圍吓」、「黃魚灘」、「詹屋」、「洞梓」、「䃟頭角」、「蝦地吓」、「李屋」、「陳屋」及「沙欄」,原居民슴共十四姓(林孫彭張李詹葉盧陳曾宋鄧高嚴),每村均有祖祠或家祠。我們在「詹屋」下車,入「蝦地吓」,村前一塘碧水,遠景襯以興建中的觀音像,優美的田園景色,惹人流連。接著探訪最近重光的「三宮廟」,三宮即「協天宮」(供奉協天大帝關羽)、「天后宮」(供奉林默即天后聖母或天后娘娘)及「孔聖宮」(供奉萬世師表孔子),建築兩進三間一排,背靠「岐山」,前臨「黃魚灘」,外為「大埔海」,風水佈局奇佳,庇佑「船灣」各村村民。在此鳴謝打理這廟的曾姓村民,感謝他詳細地為我們解說廟內一事一物。續走左轉車路至盡頭,沿「鴉山古道」翻過山坳,山下的出口處正是「沙螺洞李屋」。「李屋」已荒廢,卻保留著宗祠,我們剛巧碰到負責打理宗祠的村民,正好談風問俗一番。最後踏濕地小徑經「細米崗」大山墳,出「沙螺洞」主徑,隊員可南下「鳳園」,或北探「鶴藪」,任抉歸程。

合照
蝦地吓村前一塘碧水
部分隊員往鶴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