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資訊] [交通資訊] 《水調歌頭—遊覽》作者: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
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無數
枝上有黃鸝
我欲穿花尋路
直入白雲深處
浩氣展虹霓
只恐花深裏
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 倚玉枕
拂金徽
謫仙何處
無人伴我白螺杯
我為靈芝仙草
不為朱唇丹臉
長嘯亦何為
醉舞下山去
明月逐人歸
[行山路線] [香港地方]
[手機覆蓋地圖] [谷歌地圖] 最佳瀏覽像素:1024 x 768 [中原地圖] [地理資訊地圖]

【黃竹洋坑、四城石澗、打鐵屻右坑】- 後記 (15.6.2006)

是日天陰欲雨,一行三人,9:15am抵「黃竹洋村」,高度約180m,橋邊下「黃竹洋坑」,涉水前進,旋見左右皆斜削石坑,流水不斷,循左源上攀,驟見連綿飛瀑,在陰暗狹窄的坑道內奔騰而下,正攀而上,暑氣盡除,再溯一程,又見分源,取右,仍有汩汩流泉,但窄坑亂枝,走來困足,11:15am上升至350m,棄澗,右邊打林而上,一小時後始接「針草坳」「麥徑」。沿林路下「城門標本林」,跨「草城石澗」後便入溯「四城石澗」,此澗水量豐盈,中下游湧泉不斷,上游近林路處近日曾有山泥崩塌,沖下斷木滾石,影響澗容,高度570m處見山徑橫陳,就此離澗,總計走此澗耗時一小時半。復取道「鉛礦坳」,走「衛徑」往「大埔」方向,3:30pm至橋位三源匯聚處,下「打鐵屻右坑」,此坑平緩寬敞,水盛林清,多口深潭伏途,伴有層流飛瀑,乃戲水尋幽之勝地,4:30pm柔降至「觀音宮」,離澗出「老劉屋」賦歸。是日所走乃三條中型石澗,但位於全港降雨量最高的地區內,引水頗深,堪為夏日的「清暑殿」。

黃竹洋坑 — 正攀而上

黃竹洋坑 — 暗坑飛瀑

四城石澗 — 湧泉不斷

山泥崩塌

打鐵屻右坑 — 帷幔瀑

觀音宮

【紫羅蘭石澗群選遊】- 第二回 ﹝九紫連環﹞ (11.6.2006)

連日來的大雨,使紫羅蘭群澗都大水起來。8:40am開始入溯「紫淺11號3」,這算是「紫淺」澗系中較容易的一條。繼自「紫徑」下降「紫潭10號」,上「紫潭11號」,復下「紫潭9號」,上「紫潭8號」,再下「紫潭7號」至「大潭中水塘」邊。在豐水的日子中,降澗的難度大增,「紫潭」各澗都有本身的險位,好不容易才安然渡過。水塘邊打林綑往「紫崗橋石澗」出口,此地實為三源匯聚處,左是「長潭3號澗」或稱「長連北坑」,中是「孖崗坑」﹝4號澗﹞,右面才是「紫崗橋石澗」﹝5號澗﹞。前二澗上段沒有引水道截流,後者集「孖崗山」西坡引水道之水而下,故三澗的水勢遠比早前各澗洶湧。先溯3號澗至環塘徑,再下4號澗,接回5號澗窮源至「紫崗橋」,此時約3:00pm,已遊畢九澗精華。續按原定行程往探「紫深」澗系,以圖完成九「紫」連環,惜途中天色驟變,下起大雨來,只好走「紫徑」往「黃泥涌水塘」賦歸。

紫羅蘭石澗群分佈圖

【瀑布走廊、打石澗】- 後記 (6.6.2006)

六月六日原定訪遊「黃竹洋坑、四城石澗、打鐵屻右坑」,但甫自火炭火車站起步便下雨,抵「黃竹洋街」時雨勢更大,望草山頂烏雲滿佈,乃及早回頭,改遊雨帶區外的「龍脊西瀑布走廊」。10:00am石澳道下小巴,沿下「爛泥灣」的小徑往引水道,兩週後重遊此地,群澗水量更豐。這回集中探索群澗於引水道下的下游段,先下「龍爛左坑」至「蓮鶴仙觀」,折回「龍爛右源」返引水道,再下溯「銀坑」下游,途中錯過「銀坑右支流」,直下海邊,南行小段見另一小溪遂入溯,接回引水道返「銀坑」,見右支流遂下探,其流入「銀坑」之位置,正是景觀奇佳的高崖疊壁所在。重返引水道續上溯這右支流,引水道以上流水充沛,初時平坦易行,後段有多幅斜瀑,石澳道之後可續溯至一小蓄水池,再上便是弱水亂枝、乏人問津的窄坑。退回石澳道沿港島徑登「龍脊」,在「打爛埕頂」來回觀察「龍脊」東坡,決定下降不用高級林藝的「打石澗左坑」,此坑上段在板坡斜壁區內,附低矮灌木而下,有驚無險,不久澗形漸現,小心下走層層似乾還濕的石壁,終抵石澳道14號屋附近,3:30pm乘小巴返筲箕灣。

銀坑 — 高崖疊壁間的觀景台

打石澗左坑 — 層層似乾還濕的石壁